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,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主要特征是盘沿丢失、视神经纤维层缺损(RNFLD)和视盘线状出血。这三项中同时出现两项即明确提示有视神经损害,若仅有一项,则需要结合眼压、视野结果综合判断,必要时需长期随访以明确诊断。早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是不对称的,多先出现在颞下方和颞上方,尤其是颞下方为常见。
1.盘沿丢失 正常盘沿多数符合“ISNT”法则,即各象限盘沿宽度由宽到窄的顺序是下方、上方、鼻侧、颞侧。在判断是否有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时,可以以鼻侧盘沿宽度作为参照,比较下方和上方盘沿是否有变窄及丢失。
2.视神经纤维层缺损 正常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是颞下、颞上、鼻下、鼻上比较厚,鼻侧和颞侧比较薄,形态类似于蝴蝶的翅膀。青光眼性视神经纤维层缺损(RNFLD)应与视盘边界相连续,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类型。其中局限性缺损可以表现为裂隙状缺损、束状缺损、楔状缺损,较易观察。裂隙状缺损也可见于正常人,但如果裂隙状缺损一直延伸到视乳头边缘,可能为异常。楔状缺损多见于视乳头的颞上及颞下方,为明确的局限性损害。弥漫性视神经纤维层缺损早期较难发现,要依靠眼底照相检查。通过观察穿行视神经纤维层下面的血管的可见性,能帮助判断。如果血管清晰裸露,说明有弥漫性视神经纤维层缺损。
3.视盘线状出血 视盘出血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。视盘出血相应部位在出血吸收后可看到病情进展的征象,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范围扩大、盘沿丢失增加。
在判断是否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时需要循序渐进:①先查视盘是否正常;②如果异常需要排除先天发育异常、正常生理变异及眼底病所致的异常视盘;③如果异常是青光眼所导致,眼底表现是特征性的青光眼性视盘凹陷性改变,这种改变与临床表现(症状和体征)、眼压、视野和(或)其他视神经检查结果是否相符。如果眼底表现不典型或各项检查结果不完全符合,或眼压视野都正常仅仅有眼底视神经损害表现,则需要定期复查、长期随访以明确青光眼的诊断。
针对青光眼的医治,桂林爱尔眼科医院针对青光眼的医治引进了多种医治方案。由于青光眼是不可完整恢复性眼病,所以只能控制病情。术后要好好护理,以免病情加重。
温馨提醒: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,可以通过电话、网络、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,桂林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! 请不要耽误,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,以便于早日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