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显示: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居世界二位,人数居世界一位,且渐趋低龄化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如此之高呢?桂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副主任杨福建指出,这通常是与人们对近视眼的认识情况有关。
一、该戴眼镜的人不戴眼镜
不少家长不愿意过早地给近视的孩子戴眼镜,认为戴眼镜会使近视度数加深,一旦戴上眼镜,再也摘不下来了,能不戴尽量不戴。
对此医生点评:近视眼患者若不合理配戴眼镜,会造成两种后果,一是容易出现视疲劳,影响学习;二是患者为了让视力更清晰,常被迫眯眼看东西,上下眼睑长期压迫眼球,会拉长眼球前后径,促使近视度数增加。可以说,戴眼镜非但不加深近视,反而有减缓近视加深的作用。部分孩子之所以会在配镜后出现近视度数加深现象,主要与其不注意用眼卫生、阅读习惯不良有关,与戴眼镜并无直接关联。
二、不该戴眼镜的人却戴上了眼镜
一名3岁的幼儿在幼儿园检查视力时,老师发现他的视力仅为0.6,便通知家长,说孩子可能是弱视,快去医院检查。到了医院,医生经过散瞳验光,发现孩子只是200度的远视眼,于是父母便给孩子配了一副200度的远视眼镜。
对此医生点评:人出生后,眼球会随着身体各器官成比例地长大。刚出生时,眼球的横径与成人相差不大,但纵径(眼轴)却比较短。新生儿的眼轴只有16毫米,3周岁幼儿的眼轴为19.5毫米,直到18岁,才达到正常成人的眼轴长度(23毫米)。也是说,儿童都是远视眼(眼轴短,外界物体的影像聚焦在眼底黄斑的后面)。
随着年龄增加,眼轴逐渐加长,屈光状态逐渐向正视眼方向发展。然而遗憾的是,大部分家长、甚至许多验光师并不了解这些知识,盲目地给视力正常的孩子配眼镜。殊不知,3岁孩子本来应该是200度远视,明明是正常的眼球,却戴了远视镜。
三、近视了,才想到预防
现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:要么无目标地搞全民预防,要么等发现孩子已经变成近视了,再想到要预防。在门诊,不少家长对医生抱怨,孩子的视力一直比较好,为什么突然近视了?
对此医生点评:近视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。家长们之所以对孩子的近视后知后觉,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并没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做眼科检查的意识,以至于无法早期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。
四、配镜图省事,验光有误差
近视眼镜要配得浅些,远视眼镜要配得深些;电脑验光快而准,人工验光可以省;验光配镜是小事,何必去医院或正规眼镜店那么麻烦;验光略有误差,没什么关系。
对此医生点评:这些都是错误的验光配镜理念。在这些理念的误导下,许多人戴上了不合适的眼镜,不仅容易发生视疲劳,还会加速近视眼的加深与发展。验光配镜不正确,会使外界物体不能在眼底黄斑区形成清晰的物像,相当于人为“制造”了近视眼。
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,如果您还不了解,欢迎拨打桂林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、或登陆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,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