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飞秒近视手术除了对度数有严格的要求以外,对角膜和暗瞳也是有明确要求的,至少在460微米以上才能进行手术。如何根据检查情况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全飞秒手术?
1.暗瞳大小
尽量满足在7.2以内,超出这个数值需要消耗更多的角膜开光区,容易眩光。
2.排除重度干眼
手术前,医生会通过眼部泪液的检测,判断是否为干眼。一般来说,轻中度干眼用药后可以缓解的情况下可考虑行全飞秒手术,但是如果是重度干眼(泪膜破裂时间低于5),这种情况下不建议手术
3.眼部疾病
如果你有青光眼、严重的白内障、眼睑闭合不良等眼部病变,那么不适合做全飞秒手术。
4.角膜形态良好
经过医生详细检查,角膜情况显示良好,角膜透明,不存在明显的角膜疤,没角膜炎等角膜病变,角膜厚度达到手术标准。地形图检查没圆锥角膜的倾向。
5.曲率
正常曲率一般在39D-45D,低于39曲率太平坦不适合,高于45太陡峭也不适合,这种情况建议再检查一次看看。
6.角膜厚度(关键)
每矫正100度近视,需要消耗15-17μm角膜;(半飞秒只需要消耗12-15μm角膜)
机器损耗值,小于500度是7.5μm,大于500度是10%;
机器较小透镜厚度常用值15μm;
如果有散光度数需要与球镜度数(近视度数)相加共同计算;
——以600度为例:6×15=90μm;90×10%=9μm
机器小透镜厚度常用值15μm;
消耗角膜:90+9+15=114μm(不算角膜帽)
角膜术后安全值(不算角膜帽):
>420较为舒适;
>400安全范围;
<400则角膜较薄(会增大圆锥角膜的危险)
以上为全飞秒切削角膜厚度估算值,与实际切削值有些许误差(一般10μm以内)
由于受到角膜曲率等其他因素影响,需要把全部参数输入机器才能得准确值。
全飞秒优势
全飞秒激光手术,全程由飞秒激光完成,只要一台激光设备,是目前先进的屈光手术技术。
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发射的激光,持续时间只有几个飞秒(1飞秒 = 千万亿分之一秒),可以完成微米级的精细手术,安全性比较高。
1.SMILE 全飞秒制作2-4mm的微小切口,真正实现了微创近视手术。
2.因为微创,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性和表面的张力,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。
3.因为微创,所以对角膜神经损伤小,干眼症发生率降低。
4.因为微创,所以无角膜瓣相关并发症产生,无角膜瓣移位和损伤的担忧。
5.透镜为非球面,像差优化设计,切削无误,屈光矫正准确,稳定。
6.手术步骤简单,无需转换手术床,患者舒适度好,易接受。
7.潜在风险少,愈合快,运动员等风险职业受益。
适用条件以及人群
1.无瓣微创的手术,全飞秒手术对于爱好运动的人群,具有更好的安全性。
2.全飞秒适合的人群年龄在18-50岁,在范围内越早恢复越快。
3.因职业、形象需要(礼仪小姐、外交部等)。
4.近两年屈光度稳定,发展速度每年不大于50度者。
5.参军、征兵及参加特殊专业考试(公务员等)、运动员、演员、体育老师等人群,适合做全飞秒手术。
6.认为戴眼镜不便,摘镜意愿强烈者。
7.对视力要求严格者,期望有良好的视觉。
哪些情况不适合做全飞秒
1.近视度数太高或太低
理论上只要度数是800以下的都可以选全飞秒,但其实如果度数较低,低于200度的话,也不建议选全飞。
度数越低,透镜越薄,透镜取出的难度越大,更容易出现透镜残留。因此近视度数<200度的,不建议选择全飞秒。
2.散光高,暗瞳大
全飞秒对于散光度数的要求:<200度
暗瞳值:<6.8mm
暗瞳>6.8mm,做完全飞秒近视手术后,出现眩光的概率大
3.角膜薄,角膜形态不规则
度数越高,全飞秒切削的角膜越多;
全飞秒手术的角膜度数要求:>480um
角膜形态不规则,可能出现圆锥角膜
4.kappa角过大
Kappa角是指视轴与瞳孔轴的夹角,kappa角>0.2时,做全飞秒手术中可能导致偏心切削
理性看待术后情况
1.术后一般都会有轻微流泪、畏光、睁眼困难等不适感觉,2-4小时后基本消退。
2.术后的眩光、光晕通常与瞳孔大小有一定关系,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也会渐渐消退。
3.术后干眼,通常滴人工泪液一段时间后都可恢复正常。
其实做不了全飞秒的宝宝也可以考虑半飞秒或者ICL,半飞秒手术虽然有角膜瓣,但定制化强,恢复时间更快,而角膜瓣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的;ICL的矫正范围大,视觉质量好,适合度数高、角膜薄的患者。
无论是全飞秒还是之前提到的ICL晶体植入都要去正规的眼科医院,选择正规的医生,要想知道自己适合哪种术式,要先进行严格详细的术前检查,医生才能根据检查的数据制定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。
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,如果您还不了解,欢迎拨打桂林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、或登陆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,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。